發布時間:2021/09/22 09:47 點閱數:496

教學群組 計畫成果

執行成果介紹

執行成果介紹

一、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規劃動機與目標

         縱觀臺灣歷史發展的脈絡,不僅含括了伴隨先民來臺的道教與佛教,亦有自荷治時期開始傳入的基督教與天主教等,使得臺灣社會擁有多元的宗教信仰,隨之而來的宗教性文物也尤其豐富多彩;它們不但已深度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亦是臺灣的重要文化資產。近年來在國家重要文化政策下的推動下,全民對文化資產的重視有所提昇,宗教性文物應受到的關注與相關專業人才培育的緊迫性也與日俱增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地處臺南古都,坐擁豐富考古遺存、寺院廟宇及教會林立的宗教性文化資產高密度分布之重鎮。源於地緣關係,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博士班自成立以來,即以調查研究文化資產相關物件作為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結合本校文博學院以古今藝術分析品鑑、文物調查研究、文物保存維護等跨域學院專長,開設「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並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建構文化資產守護網絡2021文化部文化資產學院人才培育計畫」。

    希冀透過「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之系統性學習,達到下列目標:1.提高學生對於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領域的學習意願,2.培養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的基礎人才,3.提昇社會大眾對於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的重視等。

二、學程規劃概念

    「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為規劃三年的大學部正規課程,內容涵蓋文物調查與管理、儒釋道文物藝術、基督教文物藝術與傳統工藝基礎等四大課群,預計開設19門課程。各課群說明如下:

1. 文物調查與管理課群(5門課):「文化資產概論」、「文物典藏實務」、「口述歷史的方法、倫理與實務」、「古物分級法規與實務」、「文物普查、古物分級實務與案例分析」。此課群的核心目標在於建立學生對文化資產的基本概念,以及對文物的保存、修復與管理的基本原則。本課群學習讓學生透過個案比較,瞭解文物調查的具體程序與文物進行分級時的相關法規,逐步構建文化資產的整體概念和執行文化資產調查與管理工作的基礎能力。

2. 儒釋道文物藝術課群(4門課)「民間藝術與寺廟彩繪」、「寺廟建築與裝飾」、「佛教典故與圖像」、「臺灣佛道教尊像與信仰」。此課群的核心目標在於讓學生建立對臺灣社會中常見的寺廟文化的物件,包括寺廟建築、壁畫彩繪、信仰尊像等有全面性的基礎認識,了解其發展歷史脈絡與背景知識,奠定學生日後進行儒釋道文物調查研究的基礎知能。

3. 基督文物藝術課群(4門課):「基督宗教典故與圖像」、「臺灣教堂建築與裝飾」、「聖像藝術的源流與創作」、「教堂彩繪玻璃」。此課群的核心目標在於幫助學生建構對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宗教典故及藝術圖像鑑別判讀的基礎能力,並認識在地存留教堂建築與文物之多元風格與文化豐富性,以奠立學生日後執行基督文物相關調查研究的基本知能。

4. 傳統工藝基礎課群(6門課)「傳統工藝技法:木雕、剪黏、泥塑、交趾陶」、「傳統工藝材料:顏料與黏著劑、基底材」。此課群的核心目標在於以理論經驗講授為輔、學生實作練習為主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對臺灣常見的傳統工藝技法與相關材料有基礎性的瞭解,以作為未來進行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時的基礎判別鑑識能力。

三、現階段的執行成果

        「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為自今年度(2021年)起,為期三年的補助計畫案,預計開設19門課程。現階段(109學年度第2學期止),已執行完成4門課程的規劃,共開設「傳統工藝技法:木雕」、「傳統工藝材料:顏料與黏著劑」、「民間藝術與寺廟彩繪」與「文化資產概論」等4門課程。

       「傳統工藝技法:木雕」邀請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之人間國寶—陳啓村老師教授,讓學生在課程中逐步熟悉刀具的持拿、下刀處的選擇,以及瞭解木雕製作的技巧。雕刻過程中,不僅僅是雕刻技巧的熟捻,更是深刻體會到傳統木雕之美,薰陶於木雕藝術與文化脈絡之中。透過陳老師數十年來的木雕技法傳授,更深的瞭解木雕這項傳統工藝技法可貴之處。

         龔琳雅老師指導的「傳統工藝材料:顏料與黏著劑」課程,主要講述東方傳統彩繪的構成,引領學生探索顏料的發展歷史,瞭解到顏料的組成來自於「色料」和「黏著劑」。後續透過多次的實務操作,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東方傳統彩繪材料的組成。透過期末的成果報告分享與討論,彰顯學生實務操作與實驗設計的能力,提昇學生的觀察能力。

     「民間藝術與寺廟彩繪」由林素幸老師與陳仕賢老師共同授課。陳老師分享自身田調及研究經驗,從建築整體大木設計至細微的壁畫製作,讓學生瞭解臺灣傳統藝術之美。透過校外教學的進行,帶領學生到鹿港參訪臺灣重要傳統建築,現場觀察作品表現以及現地保存狀況,讓學生深刻體會作品與在地關係。林老師教授繪本製作,引導學生構思如何設計故事主軸到文字與圖像編排等,得以將課堂的學習內容轉化成繪本呈現,增加學生活化、應用的實務能力。

        黃猷欽老師所教授的「文化資產概論」依序地讓學生理解文化資產保存相關知識。課堂中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透過簡短的一則新聞或一個事件闡述其背後呈現的文化資產保存概念與執行,逐步地引導學生探究文化資產的本質、法規及保存管理原則等,使學生瞭解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及其必要性,建構學生對文化資產的基礎概念。

撰寫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博士班


照片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