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群組

點閱數:21


活版印刷曾經在數百年來肩負著傳遞知識與文化的重要媒介,卻在1985年之後,因為數位化的衝擊,在短短十年之間,幾乎在台灣消失殆盡。連帶影響的為整個活版印刷產業鏈的消失與斷層。從生產端源頭的手寫字型書法家、銅模雕刻師(以上兩者已失傳)、鑄字師到檢字師、排版師、印刷師,因為近三十年來的印刷全面轉向數位平版印刷,整個活版印刷市場已幾乎全面萎縮,而活版印刷作為知識傳承的使命也看似走到了盡頭。

即使,數位印刷更便利、有效率、精準又價格低廉,但我們深信,曾經傳承數百年的活版印刷,在走過了工業時代,如今,應該朝向無形文化資產的「工藝」發展,從過往大量印製的功能性,轉向精緻文化、藝術化,才能不僅僅以市場為考量,而能從無形文化資產的角度來保存此一珍貴的老祖宗的智慧。因此,除了已經失傳的自行手寫書法家、銅模雕刻師,本計劃從鉛字的母模「銅模」進行普查,調查日星鑄字行現存的銅模普查現況,並積極培訓檢字、排版、印刷人員,希望能以此計畫為開端,試探活版印刷在現今社會轉型的可能,並傳承優美的活版印刷工藝。半年為期的資源挹注甚為重要,為活版印刷工序的初次全面培訓,但僅為開端,未來的「十年功」尚待有心參與人士以長遠的時間,來換取經驗,真正習得老師傅的技藝,並吸取現代美學的新知,才能永續活版印刷美學的生命力。

 

撰寫單位:台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

*部分文章因涉及版權問題,無法提供檔案下載,對相關資訊有需求者,請自行前往相關發表平台下載。
項次 點閱率
{{itemIndex + 1}} {{ item.publishYear }} {{ item.reportsTitle }}  連結{{ index + 1 }}  {{ fileitem.fileName }} {{ item.downloadNum }}
資料載入中,請稍候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