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群組

點閱數:102


傳統刺繡工藝是臺灣宗教場域中不可或缺之角色,亦是重要文化資產。由於繡品文物材質保存不易,加上早期民眾對文物維護觀念不佳,並有將宗教性文物火化敬神的習俗,以至能留存至今的早期繡品文物相對稀少。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現代繡品以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製作成本為考量,不再遵循傳統古法,許多傳統刺繡的材料與技術亦逐漸消失。因此透過僅存早期繡品文物之調查研究,記錄傳統刺繡工藝之材料及技術, 並將這些古老的刺繡材料與相關技術重現於當今社會,是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北港集雅軒協會所藏一般古物「 北港集雅軒繡製綵旗 」為研究對象 ,此繡旗製作年代約為清末 至日治初期 ,是北港集雅軒現存最早的繡旗,採雙面手工繡製,主要材料為 絲棉交織緞 、棉花、棉線、 捻金線、三孔鋁環鏡片等。此古物於106 年獲 「建構文化資產守護網絡-文化資產學院第三期人才培育計畫研發群組 」補助完成相關歷史調查、影像紀錄、檢視登錄、圖紋研究、刺繡材料技術研究、科學分析等,最後研擬後續修復保存計畫,並與此古物主管單位和保管單位討論並決定以 「 解體方式 」 進行古物修復。

此研究亦發現台灣早期清代至日治時期的刺繡文物,大多以此種「絲經棉緯經面緞」作為基底材為絲經棉緯之交織布,是指經、緯向以不同纖維材質交織而成的織品。如 「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 和 「 北港震威團飛虎旗 」 等皆是此種布料,在清同治年間 《泉州府志》 文獻中也有記載此種「絲經棉緯」的交織布由於早期台灣紡織產業並不發達,因此推測此種布料是早期由泉州引進至台灣,是台灣與福建地區通商貿易以及台灣早期刺繡材料技術來源的重要史證。

但由於近代化學纖維興盛,台灣戰後的繡品基底材就開始大量使用人造化學纖維,目前一般的紡織產業也無生產絲經棉緯交織緞,此種「絲經棉緯經面緞」已不復見 ,台灣早期刺繡文物基底材若有破損缺失,需要以補片修復時,將面臨無相近材料之窘境。有鑑於此,本次研究將研發「絲經棉緯經面緞」 ,依照現有實物「 北港集雅軒繡製綵旗 」基底材之纖維材質和織造方式,重新複製此種布料 ,並將修復材料 「絲經棉緯經面緞」進行染色和劣化實驗,作為「 北港集雅軒繡製綵旗 」基底材撕裂、破損和燒毀處之補片材料,研發之布料亦可提供日後台灣相關早期刺繡文物之修復材料。

本期計畫除了研發消逝的「絲經棉緯經面緞」 ,並利用所研發之布料來投入修復作業,使研發成果能運用於實務操作上,希望能將紡織 「 絲經棉緯經面緞 」技術這項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並重現,運用重現的「 絲經棉緯經面緞 」材料來修復有形文化資產讓台灣珍貴的刺繡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

撰寫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

*部分文章因涉及版權問題,無法提供檔案下載,對相關資訊有需求者,請自行前往相關發表平台下載。
項次 點閱率
{{itemIndex + 1}} {{ item.publishYear }} {{ item.reportsTitle }}  連結{{ index + 1 }}  {{ fileitem.fileName }} {{ item.downloadNum }}
資料載入中,請稍候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