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群組

點閱數:19


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是文物管理的基礎。本系自設系以來即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史學、考古學基礎知識、文物保存維護以及博物館策展等基礎能力,以落實守護文化資產為目標。因本校位於古都臺南,擁有臺灣地區相當重要的宗教與文化資產(考古遺址與豐富出土文物、寺院廟宇林立、民俗文物眾多),結合本校文博學院以古今藝術分析品鑑、文物保存維護等跨領域專業訓練為目標之學院專長,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特別開設「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學程」,育成未來國內優秀文化資產與宗教藝術文化札根的種子。

本計畫預定延攬師資有本校之專任教師與校外專業人士。前者包括本校之黃翠梅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與建築史學系博士)、潘亮文副教授(日本神戶大學文化構造專攻文學博士)、蔡斐文副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科學碩士與紙質文物修護專業文憑)、盧泰康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文學博士)、于禮本助理教授(德國特里爾大學藝術史博士)、蔡敏玲助理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西洋藝術史博士)、劉怡蘋助理教授(法國羅浮學院博士)、吳盈君助理教授(西班牙國立塞維利亞大學繪畫暨修復保存博士)、卲慶旺客座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後者校外之師資有傅朝卿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李建緯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博士)、黃川田修助理教授(日本私立國學院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蕭浚垠教師(玧修企業社紙質文物修護師)、汪仕麒教師(玧修企業有限公司研發經理)、何培夫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寺廟彩繪師潘岳雄先生、蔡天民先生和其他雕刻、泥塑、剪黏等宗教裝飾工藝匠師等人。

本次計畫將結上述師資專長、橫跨古今中外藝術史課程外,亦將著重臺灣宗教藝術與文史知識,以及工藝匠師示範教學的內容。同時,將各種與文物調查與保存維護相關之專業實務技能納入課程與教學中。期待藉此強化學員對臺灣的考古與宗教文物歷史脈絡及多面向知能,並培養對文物觀察的實力,以提升文化資產從業人員之保存科學與專業知識外,同時提高民眾對於宗教文物、文化資產相關研究之進修意願,培養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相關人才,落實對臺灣文物的完善管理以盡保存傳統文化之責。

撰寫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 lessondata.lessonTitle }}

項次 課程名稱 授課時數 實習時數 學分數 修課人數 課程報名
{{index + 1}} {{ item.subjectHours }} {{ item.workHours }} {{ item.units }} {{ item.studentCount }}
*部分文章因涉及版權問題,無法提供檔案下載,對相關資訊有需求者,請自行前往相關發表平台下載。
項次 點閱率
{{itemIndex + 1}} {{ item.publishYear }} {{ item.reportsTitle }}  連結{{ index + 1 }}  {{ fileitem.fileName }} {{ item.downloadNum }}
資料載入中,請稍候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