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16 09:44 點閱數:23

推廣群組 計畫成果

參加對象說明

1.活動名稱:小學堂•大傳承:趣遊「南關線」——探索民俗與文化資產 2.活動地點與日期: (1)臺南市仁德區紅瓦厝國小:7/1~7/3,國小二至六年級學童共30人。 (2)臺南市中西區南大附小:7/8~7/10,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共29人。 (3)臺南市關廟區關廟國小:7/10~7/11、7/14,國小二至六年級學童共27人。 2.課程主題: (1)民俗之「陣頭文化」課程講授、「拍面宋江」臉譜彩繪實作體驗。 (2)民俗與傳統工藝「竹編」課程講授、場域實作與戶外教學(百竹園)。 (3)民俗與地方特色文化之「吃(食)中午」課程講授、實作體驗。

執行成果介紹

本期推廣群組計畫選列臺南市紅瓦厝國小、關廟國小以及南大附小舉辦,共計86位學童參與課程,符應「無形文化資產」應向下紮根之計畫宗旨。以傳遞文化資產保護意識,使學童接觸生活中可以看見的文化資產,並讓學童認識其中的文化意涵與歷史脈絡。並進一步加深學童的文化意識,讓文化傳承可以有薪火相傳的播種性。

本計畫以「南關線」作為主軸,讓「拍面宋江陣」、「竹編工藝」、「吃(食)中午」三大主題,貫穿南關線這一個地理區域上的文化風景,完成為學童介紹家鄉文化底蘊的課程。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實際感受到自己家鄉的在地文化,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接觸到,但卻未意識這些是專屬於自己家鄉的文化瑰寶。也在這次的課程中,讓學生可以學習到相關在地文化知識,並讓學生的文化意識增長。

針對傳統文化與民俗,暨以飲食文化及日常用傳統工藝技術為引,傳授國小學童對於傳統文化與生活的結合認知,並引導其認識家鄉有關的在地宗教信仰相關的文化資產(陣頭文化、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這些傳統文化無一不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但至今傳統文化已漸趨式微,經由文化資產研究專家傳授課程,可以深化國小學童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對自己家鄉在地文化的認識。

撰寫單位: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照片



相關附件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