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群組
活動成果
在數位時代善於操作電腦設計的同時,從源頭思考、從書法起始,去溯源僅存的活版印刷工業用字,其源頭的造字原則與現代數位字型設計的差異。
本活動採取線上之授課方式,課程設計以專有名詞為標籤,將字體修復之本職工作拆分為四大面向進行授課——手工與靠模、輪廓與灰度、拉模與破損及外修與內省,各面向依序分配至連續雙週之週末二日,共計四日。每日課程講授一面向,擬通過對於名詞解釋與實務作操作,以深入淺出的段落安排,逐步建立參與者對於字體修復的認識。並將講座安排於課程四日之下午舉辦。
「鉛字字型修復體驗營」,從鉛字與數位字型的差異談起,四天的線上課程中,帶領學員分組實作修字,從辨識銅模的手工雕刻與靠模雕刻的差異,字型的輪廓與灰度,學員實作拉模與破損到最後一日由老師傅張介冠及新修字學徒的「外修與內省」反觀修字的內涵。從內而外,從技術到心境,帶領參與學員理解鉛字修復的難度以及與數位字型的差異。
四日的工作坊輔以外聘講師的講座分享,讓學員知悉目前設計、字型設計業界從智慧財產權、美學,對修字領域有更全面的認識。
撰寫單位:台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
項次 | 檔案 |
---|---|
1 | 下載檔案(.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