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10 08:22 點閱數:584
執行成果介紹
計畫簡介
我國經指定登錄古物類型日趨多元化及多樣化,然而其中大部分古物存置於戶外及半開放空間(如戶外及寺廟古物),這些特殊展覽收藏保存空間潛藏環境或人為破壞風險因子,對古物之保存管理維護方面產生非常大之挑戰。
依據2016年新修正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9條與公有古物管理維護辦法之規定政府訂定相關古物管理維護注意事項,將文物保存觀念法制化,另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透過官方及學術單位合作,成立「古物保存管理維護專業輔導中心」,以提供相關諮詢輔導及計畫管理。希冀透過官學合作成立「古物保存管理維護專業輔導中心」,輔導各縣市古物保管單位能夠依據古物管理維護應遵循事項,共同來守護先民所流傳下來的珍貴文化資產。
本校承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物保存維護管理專業輔導中心」計畫至今,在歷次古物現勘及專案輔導時,所累積的心得與經驗中,發現雖然民眾古物文保意識逐漸提高,透過官學合作之所成立之輔導團隊適時提供專業的文物保存的知識與能力,相當程度上提供了一定協助,但本團隊發覺仍有不足之處,對於古物保存管理維護,除上述的法制化及官學合作外,其中最重要的是運用科學化的方法,來建立古物保存管理維護體系,研發及建立一套標準化之監測方法 來監測古物,透過大數據資料庫及AI的建立及判讀,讓古物之保管單位更容易有所依循。本研發計畫名為古物長期監測方法之研發,主要可分為1.建立古物資料庫,2.建立標準監測方法,3.建立古物照顧分級體系(ABC級)及4.監測與警示等,而這一套系統是結合修護、保存、預防及日常管理,古物保存管理維護之四大面向,透過上述研發來建立全面守護我國古物保存之維護體系。
工作進度與成果
1. 本計畫分爲三年期來執行,主要可分為 a.建立古物資料庫,b.建立標準監測方法,c.建立古物照顧分級體系(ABC 級)及d.監測與預警等。
第一年:對各式材質文物之劣化與損壞特徵進行劣化實驗,通過Qsun劣化實驗得到材質的劣化影像,同時進行相關文獻蒐集等的工作。經過基礎古物劣化試片記錄,以及 Yolov4 Darknet 目標檢測演算法來測試古物劣化特徵辨識的可行性等,為後續建立古物資料庫打下基礎。
第二年:從Qsun標準型實驗場域轉換至室外環境繼續劣化影像的蒐集以便觀察,架設古物劣化老化試驗場域,蒐集單色樣本試驗後,第二年將會以具有傳統彩繪的圖像樣本進行老化和辨識測試。
第三年: 根據第一年與第二年的上漆古物劣化老化試驗與環境因素觀測系統建立系統性的應用關係。並設計出一整套完整的古物預防性保存系統(AI古物劣化監控系統)。
2. 對於現場影像辨識試驗用於上漆木質文物的老化、劣化的成果,已規劃臨場實驗場地。目前正在收集環境感測數據以及現場檢測影像。
3. 2021年劣化老化試片實驗:本年度持續進行AI學習辨識的試驗,經由前期的試驗成果,本年度進一步進行之試驗簡述如下:
木質彩繪:單色樣本試驗後,以具有傳統彩繪的圖像樣本進行老化和辨識測試。
鑄鐵:前年度以老化試驗機(Q SUN)進行銅質金屬老化,已獲得明確之影像辨識學習結果,今年度將以戶外環境進行模擬鑄鐵文物於未控制之環境進行接近實際條件之試驗。
撰寫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照片
相關附件
項次 | 檔案 |
---|---|
1 | 下載檔案(.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