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18 06:20 點閱數:305

教學群組 計畫成果

執行成果介紹

「宗教性文物調查研究學程」是自2021年起為期三年的補助計畫案。現階段(110年學年度第2學期止),已執行完成12門課程的規劃。本年度上半年共開設4門課程,分別為「文化資產概論」、「臺灣教堂建築與裝飾」、「傳統工藝技法:剪黏」與「傳統工藝材料:基底材」。

「文化資產概論」由本系黃猷欽專任副教授授課。以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探究文化資產領域的多種面向。引導學生理解文化資產的本質與意義,構建深入的法規、分級、保存與管理四個層面的基本概念。希冀學生能從授課中培養出對文化資產的興趣,以及瞭解臺灣乃至於世界文化遺產在現今社會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

「臺灣教堂建築與裝飾」由本系(藝術史學系)蔡敏玲專任副教授授課。藉由基督教東傳歷史與臺灣教會發展史的文獻爬梳及教堂(教會)建築歷史的硏究,讓學生透過對臺灣教堂建築歷史的分析與研究,深入瞭解基督教藝術文物的意涵與重要性。同時,結合教堂建築的實地考察,經由實際建物歷史與現存教堂建築之導覽活動,教導與訓練學生對藝術文物的理解與現況之分析與評估,累積對臺灣教會發展史與教堂建築調查研究的基礎。

「傳統工藝技法:剪黏」邀請臺灣廟宇剪粘何金龍派別第四代傳承技藝匠師呂興貴老師授課。呂老師以自身從事多年剪黏經驗,帶領學生逐一進行每個步驟操作,適時提點學生執行過程中需不斷注意作品狀況,並與學生討論傳統工藝技法的現況與轉型。讓學生累積實作經驗的同時,更加了解傳統工藝對於臺灣文化資產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傳統工藝材料:基底材」由本校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蔡斐文教授、吳盈君副教授共同授課。前期吳老師透過理解西方繪畫藝術發展脈絡、打磨基底板、自製顏料與體驗石膏大理石製作過程,讓學生理解繪畫技法與材料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後期蔡老師藉由書籍裝幀的製作,從紙質與織品的纖維來源解說、大理石紋紙的製程至其他無機材質的介紹,使學生明白各材質與技法理論知識。進行知行合一的教學讓學生對於基底材有全面的認知與收穫。

 

 

 

撰寫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博士班


照片


相關附件

項次 檔案
1  下載檔案(.pdf)
為了解使用者支操作體驗,煩請您撥冗前往填寫問卷,您所提供之意見將成為未來精進之參考,謝謝您!
(點選「前往填寫」,或點選右上角「使用回饋」即前往問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