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27 03:04 點閱數:568
執行成果介紹
台灣野台布袋戲有著精美的戲偶與戲台、豐富而流暢的南北管音樂、扣人心弦的古典劇本與新創劇本,讓觀眾感受澎湃的生命力,也代表著台灣傳統藝術的繁榮。
傳統藝術的衰退與生活結構的轉變息息相關,然而傳統藝術文化中,也包含了當代生活結構、民生習慣、宗教信仰…等多項元素,而台灣傳統的野台布袋戲,更是在傳統社會習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然而在時代的變遷下,面對經濟結構的轉變,生活重心也日漸轉移,野台布袋戲雖然日漸式微,卻不能否認他在台灣傳統藝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老藝師更是台灣傳統文化藝術中重要的瑰寶,需要用更好的方式保留下藝師手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有鑑於布袋戲老藝師的年邁,傳統技藝的衰退,希望能以科技的方式,留住老藝師的手藝資料,成為將來可運用的重要資源,規劃運用生物醫學的數位掃描能力,搭配國際級電影後製效果,將老藝師的手藝完整保留。不同於過去僅有的影像紀錄,更擷取了動態數位資料,讓運用面更加廣泛,在畫面呈現上,更配合了國際級電影後製公司,期望將畫面做出二次編修,也讓使用者更容易觀看。
從計畫執行至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以小西園許王藝師做為紀錄目標,與小西園許娟娟女士開會討論流程,並先藉由小西園第四代掌中劇團團長-邱文建藝師的合作,進入實驗室做兩次影像紀錄的測試,再透過實驗室團隊將建立動態骨骼模組;再與電影團隊確認檔案與系統的契合度,同時比較紀錄畫面、數位資料及舞台演出,確認演出的細節與角度問題,建立參考資料庫,作為許王老師錄影的重要準備資訊。
在下半年度,本團隊將開始記錄許王老師手藝資料,透過邱文建藝師的資料重新建模,採用比對修復的方式建立影像,並且預計在第二年度完整處理後製影像與3D再造部分,做出具精緻度的影像畫面。
撰寫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