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04 02:46 點閱數:16

教學群組
計畫成果
執行成果介紹
成果說明:
由黃柏翔講師主講的文物3D掃描工作坊系列,深入探討了文化資產數位保存的創新技術應用。課程首先介紹3D掃描的基礎原理,包括結構光、紅外線及立體影像等不同掃描技術,強調這些技術能在不損及文物的情況下,完整記錄其細節特徵。在實務操作環節中,講師詳細示範了掃描儀器的使用方法,並說明這些技術除了應用於文化產業外,在醫療、工業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價值。
工作坊進階課程著重於雷射掃描、結構光掃描的應用,以及3D模型的後製處理流程。講師特別介紹了Blender軟體的核心功能,包含模型填補、切割和雜點消除等技巧,並帶領學員熟悉從基礎修補到檔案輸出的完整工作流程。課程還涵蓋了Sketchfab平台的應用,為文物數位化成果提供更多元的展示方式。同時,學員也學習了Chitubox軟體的實務操作,包括模型的基本編輯功能及STL檔案的輸出方式。
在最終場次中,課程聚焦於3D列印的實務應用,採用hands-on的教學方式,確保每位學員都能親自體驗操作。講師特別強調了操作安全的重要性,詳細講解了從機器操作、成品清洗到烘乾的完整流程,並介紹了包括USB及Wi-Fi在內的多元傳輸方式。透過這系列完整的培訓課程,參與者不僅掌握了文物數位化保存的專業知識,更能實際運用這些技術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
撰寫單位:大葉大學觀光旅遊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