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837
本計畫期望透過:1、文獻整理;2、田野調查;3、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實物鑑定資料分析;4、綜合分析方法建立交叉分析比對的基礎,藉此逐步建立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類文物分析鑑定的資料庫與標準流程。次要目標則是以魯凱族、排灣族還有泰雅族三個族群中的織品文物來進行科學性分析以及民族織品分類體系兩個面向的結合,試圖建立一個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類文物在博物館中分析鑑定之初步流程與在原生文化脈絡之內來建立的主位(emic)知識系統。
魯凱族與排灣族都是有階序的社會組織,而泰雅族則是相較之下較為平權的社會,透過在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中的織品文物來進行分析,將可能建立起一個未來可以繼續擴充與修改,最後適用於整個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典藏與研究模式。魯凱族與排灣族目前在輔仁大學的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已有部分的蒐藏,而泰雅族的部分除了也有典藏之外,其部落的織者在紡織與刺繡技術上長時間與織品服裝學系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因此,選定這三個族群有其研究上的代表意義,以及開展計畫之可行性基礎的考量。
首先以文獻整理方法,蒐集國內外相關織品修復、檢測及纖維材質鑑定之研究案例、專著及報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以梳理出各國進行織品檢測的工作流程,收斂文獻收集後,招開織品保存檢測相關專家會議,以建立織品修復的優先順序與層級架構。並蒐集臺灣原住民於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遷台後之相關文獻與老照片,比對館藏與部落田野調查之原住民織品服飾演變與轉化的歷史脈絡與田野,作為纖維檢測的先備資料,欲期盼有機會能串連原住民服飾與織物的時間序。為期待能夠以地方知識文化為核心,且能夠與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典藏織品作比對,本計畫每年擇定一部落為核心共作,收集並記錄原住民相關織品服飾的物質文化資料,包含歷史文化脈絡。蒐集當代臺灣原住民部落在使用纖維、染色及織造的過程。並記錄原住民織作工法的用語、工法程式、織造規範。最後運用保存科學技術實際分析由田野收集到實物,透過科學分析並建檔,以累積文物纖維特性的資料庫,以作為後續比對的基礎。
再者,按前期研究建立織品分析檢測程序與操作規範,應用非破壞性檢測儀器,以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研究中心」典藏之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為基礎,透過藏品分析,透過織物觀察法、纖維鑑定法、建構文物纖維特性、組織結構、色彩與文物老化與脆化的相關資訊,以做為文物保存與修復的基礎。同時將科學檢驗技術所採得的相關資訊,建立起資料庫。最後,當科學性分析與檢測的資料庫數據建立之後,希望可以依照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的特性,以田野調查得來的原住民織品分類體系結合科學性分析,逐步建立一個專屬於臺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保存、分析、檢測、鑑定的方法、工作流程,並建立標準,以作後續典藏、保存、修復的工作守則。
長期來看,臺灣原住民的織品服飾在亞洲及南島有其特殊的角色,如學者在語言及樹皮布調查,都顯示臺灣原住民在南島文化與遷徙的歷史有獨特的貢獻。若能因鑑識資料庫的建立,能同時作為研究臺灣織品服飾文化的基礎,透過舉辦教育訓練,將觀念與操作技術進行推廣,對於拓展臺灣本土織品服飾文物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將有莫大的助益。
撰寫單位: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學系
項次 | 類型 | 成果名稱 |
---|---|---|
1 | 計畫成果 | 111年成果|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典藏與保存分析鑑定基礎標準建置研究 |
2 | 計畫成果 | 110年成果|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典藏與保存分析鑑定基礎標準建置研究 |
3 | 計畫成果 | 109年成果|台灣原住民織品服飾文物典藏與保存分析鑑定基礎標準建置研究 |
項次 | |
點閱率 | |
---|---|---|---|
{{itemIndex + 1}} | {{ item.publishYear }} | {{ item.reportsTitle }} 連結{{ index + 1 }} {{ fileitem.fileName }} | {{ item.downloadNum }} |